中國大陸電子零組件產業環境與布局策略分析

點閱:6

作者:董鍾明等著

出版年:2012[民101]

出版社: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

出版地:新竹縣竹東鎮

集叢名:經濟部科技成果專案 經濟部技術處產業技術知識服務計畫:ITRIEK-101-A305

格式:PDF

ISBN:9789862641255

分類:產業情報  SDG8 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  SDG9 工業化、創新及基礎建設  SDG14 保育海洋生態  

自從1979年中國大陸在沿海成立經濟特區以來,豐沛廉價動力與外國資本結合產生的綜效,一舉將中國大陸經濟發展推向「世界工廠」的模式。30年過後的今天,雖然中國大陸「世界工廠」的地位正慢慢式微,但短期之內仍難月其他國家或區域可取而代之。就電子零組件而言,幾項主要產品包括印刷電路板、電池模組、被動元件或是連接器等,全約有三成以上在中國大陸生產,台灣廠廠更有五成以上仍仰賴中國大陸的生產力。因此,中國大陸外部產業環境的變遷值得密切注意。
中國大陸在經濟上走向開革開放,但在政治上卻維持著一黨執政的狀況,國家機器強力的政策貫徹,使得中國大陸產業環境受其政策影響的程度,遠遠需配合其政策作更佳的經營策略調整。尤其對電子零組件製造業而言,原本就屬於逐水草而居的性質,從最早歐美地區,輾轉移至亞洲,台灣也曾是生產重鎮,如今則已由中國大陸沿海往內陸移動。中國大陸在新一代的政治勢力主政下,過去以低成本席捲全球的「世界工廠」模式,未來是否會有巨大的轉變,都將牽動著台灣零組件廠商的布局版圖。
 
以整體電子零組件而言,隨著中國生產成本不復以往,台灣零組件產品必需走出價格競爭的框架。同時,中國大陸品牌市占率提升,低價行動終端產品接連問世,在強調低價、節能、持久、可攜性、整合多工、行動上網...要求下,零組件必需更提高同質或異質的整合程度。因此,零組件朝向模組化發展成長因應成本及市場需求之必要策略。
 
至於PCB產業,貼近客戶一向為PCB產業選擇廠址的首要考量。由於重慶NB產業幾已成形,因此台灣PCB廠商西進設立新廠已成不可檔之趨勢。而本研究在綜觀中國大陸各區域的優劣次指標後,評估PCB產業中的PC類應用應跟隨客戶將新廠西移至西部地區。至於PC類之PCB產品(例:單面版、雙面板、多層板、軟板),可留在中國大陸如華東地區生產,而台灣地區則專攻高階的HDI板研發及生產。
 
中國大陸電力電子市場則受到政策的扶植而持續成長,最新十二五計畫在七大戰略性新續產業的發展項目上,包含屬於支柱產業的節能環保產業的高效節能技術裝備及產品,以及高端裝備製造產業的航空、衛星、軌道交通、海洋工程、智慧製造裝備等重要研發,均將與電力電子設備及功率半導體技術發展息息相關。台灣廠商宜選擇如工業設備或變頻家電應用切入,可避免在3C領域與中國廠商陷入價格競爭,也不需在新能源應用與歐美日廠商正面衝突。
 
中國大陸品牌筆記型電腦及行動電話崛起,成為全球鋰電池廠商鎖定的新商機。台灣由於缺乏電池芯的奧援,電池模組廠所需的電池芯均需向日韓廠商採購,因此台灣鋰電池廠之競爭優勢集中在串並聯技及電池管理系統。因此,在串並聯技術及電池管理系統要求較低之行動電話應用上,台灣廠商不具競爭利基,應把發展重點放在切入中國品牌筆記型電腦的供應鏈中。

同書類書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