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介
內容簡介
針對資訊科學教育所設計,廣泛且精要地探討資訊科學相關主題,內容涵蓋核心知識與實務應用,佐以簡單明瞭的示意圖與表格、拍攝精緻的產品照片及精美的編排方式,符合教師的教學需求並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。
★全新改版
資訊科技的不斷創新,無線網路與行動通訊的蓬勃發展,雲端運算的快速成長,以及物聯網技術與大數據分析的臻於成熟,宣告了一個萬物連網的時代即將來臨,推動了工業4.0的浪潮,這一切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,也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模式與工作型態。
針對這些變革,本書除了涵蓋資訊科學的核心知識與實務應用,更將熱門的議題融入適當章節,例如雲端運算、物聯網、大數據、工業4.0、虛擬實境(VR)、擴增實境(AR)、混合實境(MR)、智慧家庭、智慧交通、自駕車、人工智慧、機器人、3D列印、開放原始碼軟體、App、Google服務、行動裝置、穿戴式裝置、生物回饋裝置、生物辨識裝置、體感操控介面、電子商務、跨境商務、行動商務、行動支付、社群行銷、微電影行銷、行動行銷、直播行銷、共享經濟、FinTech(金融科技)、第三方支付、點對點跨境匯款、群眾募資、Wi-Fi、4G、無線感測網路、無線網路安全、手機病毒、雲端防毒、電腦犯罪案例討論、智慧財產權、個人資料保護法等。
★多元特色
豐富圖表:透過拍攝精緻的產品照片及豐富圖表,提升學生的理解程度。
資訊部落:透過資訊部落,對其它專業的技術或議題做進一步的討論。
隨堂練習:透過隨堂練習,讓學生即刻驗證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。
本章回顧:各章末提供簡短摘要,幫助學生快速回顧內容。
學習評量:各章末提供學習評量,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效或做為課後作業之用。
教學支援:教師可於碁峰網站www.gotop.com.tw/ 登錄索取,以供教學使用。
章節
- 第1章 資訊科技與智慧生活(p.1-1)
- 1-1 資訊科技的應用(p.1-2)
- 1-2 電腦的發展過程(p.1-14)
- 1-3 電腦系統的組成(p.1-18)
- 1-4 電腦的類型(p.1-20)
- 第2章 數字系統與資料表示法(p.2-1)
- 2-1 電腦資料的基本單位(p.2-2)
- 2-2 數字系統(p.2-4)
- 2-3 數字系統轉換(p.2-5)
- 2-4 整數表示法(p.2-11)
- 2-5 浮點數表示法(p.2-13)
- 2-6 文字表示法(p.2-14)
- 2-7 圖形表示法(p.2-18)
- 2-8 聲音表示法(p.2-24)
- 2-9 視訊表示法(p.2-26)
- 第3章 電腦硬體(p.3-1)
- 3-1 處理單元(p.3-2)
- 3-2 記憶單元(p.3-12)
- 3-3 輸入單元(p.3-19)
- 3-4 輸出單元(p.3-28)
- 3-5 電腦元件的使用與故障排除(p.3-33)
- 第4章 電腦軟體(p.4-1)
- 4-1 軟體的類型(p.4-2)
- 4-2 常見的應用軟體(p.4-8)
- 4-3 程式語言(p.4-18)
- 4-4 開放原始碼軟體與App的崛起(p.4-22)
- 第5章 作業系統(p.5-1)
- 5-1 作業系統簡介(p.5-2)
- 5-2 作業系統的功能(p.5-4)
- 5-3 作業系統的技術(p.5-6)
- 5-4 知名的作業系統(p.5-11)
- 第6章 資訊系統(p.6-1)
- 6-1 企業的組織層級(p.6-2)
- 6-2 資訊系統的架構(p.6-4)
- 6-3 資訊系統的重要性(p.6-6)
- 6-4 資訊系統的類型(p.6-11)
- 第7章 電腦網路(p.7-1)
- 7-1 網路的用途(p.7-2)
- 7-2 網路的類型(p.7-4)
- 7-3 網路的運作方式(p.7-10)
- 7-4 OSI參考模型(p.7-12)
- 7-5 網路拓樸(p.7-16)
- 7-6 網路傳輸媒介(p.7-20)
- 7-7 常見的網路設備(p.7-26)
- 7-8 常見的區域網路標準(p.7-29)
- 第8章 無線網路與行動通訊(p.8-1)
- 8-1 無線網路簡介(p.8-2)
- 8-2 無線個人網路(WPAN)(p.8-4)
- 8-3 無線區域網路(WLAN)(p.8-11)
- 8-4 無線都會網路(WMAN)(p.8-16)
- 8-5 行動通訊(p.8-17)
- 8-6 衛星網路(p.8-25)
- 第9章 網際網路與物聯網(p.9-1)
- 9-1 網際網路的起源(p.9-2)
- 9-2 連上網際網路的方式(p.9-6)
- 9-3 TCP/IP參考模型(p.9-8)
- 9-4 網際網路命名規則(p.9-9)
- 9-5 網頁設計(p.9-12)
- 9-6 雲端運算(p.9-19)
- 9-7 物聯網(p.9-23)
- 第10章 常見的網路應用(p.10-1)
- 10-1 全球資訊網(p.10-2)
- 10-2 電子郵件(p.10-3)
- 10-3 遠端登入與BBS(p.10-4)
- 10-4 檔案傳輸(FTP)(p.10-6)
- 10-5 網路電話(p.10-8)
- 10-6 即時通訊(p.10-9)
- 10-7 多媒體串流技術(p.10-10)
- 10-8 P2P通訊技術(p.10-12)
- 10-9 部落格(p.10-13)
- 10-10 Facebook社群網站(p.10-14)
- 10-11 微網誌(p.10-15)
- 10-12 App(p.10-16)
- 10-13 Google服務(p.10-18)
- 第11章 電子商務與網路行銷(p.11-1)
- 11-1 電子商務的意義(p.11-2)
- 11-2 電子商務的經營模式(p.11-4)
- 11-3 電子付款系統(p.11-14)
- 11-4 網路交易的安全機制(p.11-20)
- 11-5 行動商務(p.11-22)
- 11-6 網路行銷(p.11-24)
- 11-7 行動行銷(p.11-31)
- 第12章 資料庫與大數據(p.12-1)
- 12-1 資料的階層架構(p.12-2)
- 12-2 資料庫模式(p.12-5)
- 12-3 資料庫應用實例(p.12-8)
- 12-4 資料倉儲(p.12-22)
- 12-5 大數據(p.12-24)
- 第13章 資訊安全(p.13-1)
- 13-1 OSI安全架構(p.13-2)
- 13-2 網路帶來的安全威脅(p.13-5)
- 13-3 惡意程式與防範之道(p.13-6)
- 13-4 常見的安全攻擊手法(p.13-16)
- 13-5 加密的原理與應用(p.13-19)
- 13-6 資訊安全措施(p.13-26)
- 第14章 資訊倫理與法律(p.14-1)
- 14-1 資訊倫理(p.14-2)
- 14-2 電腦犯罪(p.14-6)
- 14-3 資訊隱私權(p.14-16)
- 14-4 智慧財產權(p.14-19)
FB留言
同書類書籍